主 页
关于我们
芯片产品
VXP
系统产品
联络我们
加入我们
ENGLISH
联盟伙伴
公司简介
|
大事记
|
图片新闻
|
新闻浏览
新经济:要国际化思维不要本土化观念
--访中国旅美科协硅谷分会会长邓中翰博士
中新社记者张雷
“整个国际的信息产业是个完整的链条。因此,新经济企业必须把自己看做这个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把自己定位在国际公司、把自己的市场定位在国际上。只有这样,企业从一起步就可进入国际市场的循环圈。”
说这话的是中国旅美科协硅谷分会会长邓中翰博士,其新经济理念目前正引起业界关注。非常有说服力的是,他是去年风云北京中关村的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三名“海归”创办者之一。他的两名搭档总经理张辉和技术总监杨晓东也都是旅美留学归来的电子工程学博士,具多年硅谷学习和创业的丰富经历,了解国际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三周前,美国微软宣布在全球第一次与摄像专用芯片企业建立联盟,握手的就是这个中星公司。邓中翰今天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不过,我们并不沉浸在那种盲目的快乐中,因为我们不仅需要占领科技高点,还更需要占领市场要点。”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北京的中关村尽管一直被视为中国的硅谷,但却一直都没能拿出具有国际水准的“硅”——芯片。直到去年,沉默终于被打破:龙芯等国产CPU宣布达到INTEL486水平,百万门级摄像专用芯片“星光一号”更是达到奔腾系列水平。传媒一时惊呼:中国的民族高科技工业终于看到曙光。
但信息产业部的高级官员也说:“我们整个集成电路的发展应该面向市场,面向应用,不光是去追求技术,更重要的是看我们的主流整机产品有多少能用上国内自己的芯片,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这与我们的目标一致:把星光一号最终能否进入国内外整机产品作为战略要地。”邓中翰介绍说,去年十月以来,百万门级超大规模专用芯片“星光一号”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国外一流品牌微机三星、康柏的电脑外设摄像镜头专用芯片;以该芯片为核心部件的可视电话进入中国电信市场。
事实上,中星公司在北京中关村注册成立至今才只有二十八个月的时间。公司创建之初就借鉴了硅谷的经验和经营模式,把硅谷的风险基金投资模式和期权奖励制用于企业,并还把硅谷的经营理念用于中星公司的运营。
作为中国科协海外委员和中国旅美科协理事,邓中翰对新经济企业别有一番理念。他说,先进的技术必须同市场结合,没有市场用途的技术,无法实现自身价值。这也是硅谷经营实战的基本观念。事实上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喊了几十年“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也没能缩短同国外先进水平的距离,关键在于没有抓住市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宽带网络的普及,图像传送将成为网络的主要内容,微机和网络应用将会对数码摄像芯片提出很高的要求,此外,数码摄像技术在工业、交通、安全监控、医学探测等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途径。由此,中星公司的产品策略被确定在“不要填补科技空白,而要填补市场空白”,并制定与国际知名品牌捆绑销售的策略。
“这可以看作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做市场”。邓中翰说,中国本土企业要发展,要进入国际市场,就要全面同国际接轨,技术水平上要接轨,市场战略上要接轨,产品策略上要接轨,而更为关键的是在观念上要同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