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5日 总第一期

产业动态
返回目录   

新型通信和消费类IC设计厂商崛起

中国电子报 August 19, 2005

  由于市场热点的变迁,2003年之后,本土IC设计业涌现了新一代生力军,而已经进入发展稳定期的公司也在积极开辟新的业务领域。

  专家认为,未来几年间,中国IC设计业真正突破的领域有二:一是传统卡类市场,一是新型消费及通信市场。

  突现新领头羊

  在过去两年中,本土IC设计业突现新领头羊。

  在2003年以前,本土IC设计业的“大哥大”多数在传统中低档通用电路和卡类技术上有较强实力。例如,2003年以6.23亿元排名销售额第一的大唐微电子,主营业务是SIM卡、IC电话卡、银行加油卡等等,同时它也因销售额同比增长达199%,成为该年度十大最具成长性IC设计企业之一。其他如上海华虹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等以卡类技术为主的公司也都以销售额过亿元位居前十位。而在2003年排名第二的杭州士兰微电子公司,销售额为5.35亿元,当时的主营业务是提供给计算机和传统家电的芯片产品,如音响、音效、玩具电路,遥控电路,电话机电路,显示驱动电路及计算机外围电路等等。

  2003年后,一些提供新型IC产品的设计公司迅速崛起,其中代表性的公司为珠海炬力、北京中星微、展讯通信及埃派克森等。珠海炬力成立于2001年,其产品定位在便携产品的音视频处理

  IC上,目前主打产品为MP3芯片。近几年该公司销售额增长迅猛:2003年为4600万元,2004飚升至4.7亿元。而今年上半年,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其销售额达到6.05亿元。从这一势头看,全年营收突破人民币10亿元的机会很大,并有望登上国内IC设计业第一名的宝座。北京中星微公司从PC摄像头芯片起步,其产品占领该市场60%,目前产品范围扩展至手机多媒体处理芯片,包括手机和弦音IC、手机摄像头IC等。2004年,该公司销售额为4.2亿元,排名第六。

  位于上海的展讯通信和埃派克森公司,则因销售额同比增长率较高,进入2004年最具成长性企业前三甲。其中,展讯通信定位在无线终端核心芯片上,其产品应用在无线市话、GSM/GPRS手机上,2004年销售额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410.8%;埃派克森公司主要聚焦在USB外设控制芯片、高速高精度数据转换器及数字音频放大器三大类产品上,其2004年销售额为2543万元,同比增长率为608.8%。

  除了上述增长快速的公司外,去年底,由华为分立出来、一直从事通信芯片设计的海思半导体也加入IC设计企业行列。据该公司常务副总裁何庭波女士介绍,海思公司主营通信芯片设计,产品涉及光通信、无线、固定网络、数据通信等核心芯片产品。2005营收预计在8亿元左右。今年海思公司着手开辟新的业务市场,侧重于电子消费领域,涉及WCDMA/GSM三代手机芯片、IPTV、数字电视、手持媒体等产品的核心芯片,目前这部分产品正处于研发阶段,并将于明年二三季度批量上市。预计明年消费电子产品的营收将超过6亿元,网络产品的营收约10亿元,两部分合计在16亿元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市场热点的变迁,IC设计企业也正在一波一波向前发展。除了市场上的新宠外,那些已经处于稳定增长期的公司,也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做产品的转型,如杭州士兰已经将重点发展方向锁定在光存储、光盘伺服、蓝光DVD及数字音视频新型产品的开发上。

  两大领域出巨头

  据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赵建忠介绍,目前,国内约有500家的IC设计企业,2004年总销售额为81.5亿元,而今年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他认为,从目前市场的发展情况看,真正突破的领域有二:一是传统的卡类市场;另一是新型消费类及通信类市场。

  在卡类方面,从去年开始,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启动换发,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IC卡应用项目,发出量将超过10亿张。由于国家规划将在5年内完成二代证的发行工作,因此预计2005年二代证将发行2亿多张。根据赛迪顾问的报告,在身份证卡的带动下,预计2005年IC卡市场将出现84.5%的井喷式增长。专家认为,在未来5年中,由于政府采购并搭建起上下游产业链,入围身份证卡领域的IC设计公司将在营运业务上得到保证,成为市场的幸运儿。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几家进入身份证IC卡业务领域的IC设计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营收都已超过亿元,其中上海华虹集成电路和清华同方微电子增长较快,上海华虹集成电路的营收为1.4亿元,清华同方微电子为1.18亿元。从目前的势头上看,这两家公司今年营收较去年全年营收的1.9亿元和8000万元均将有较大增长。

  在消费类市场方面,据赛迪顾问预测,从2005年到2009年,消费电子将是拉动半导体市场的最大应用,它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1.5%。此外,在消费电子领域,传统消费类产品的市场已经从2003年所占比重的60.4%,下降到2004年的58.3%,而与此同时,数字消费产品等新兴市场的比重由40.1%上升到41.7%。可以预见,谁在新兴热点市场有好的定位,并把握住先机,谁将成为大赢家。

  热点市场怎么比拼?

  由于消费电子市场巨大,越来越多的IC设计企业将目光聚焦在这一领域,而在这一市场如何出人头地,一些公司很有心得。

  珠海炬力无疑是目前最为业界关注的公司。炬力多媒体事业处处长张建辉认为,他们之所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从表面上看,是产品定价合理,为市场接受,而深层次的原因是用芯片的创新去满足客户的需求。他强调说,这一道理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他介绍说,炬力的芯片集成度在全球业界位列前三甲,集成了解码、控制、USB接口、NAND闪存接口及放大器等。这样的集成度给客户带来几大好处:一是方便生产。拿着这样一颗SoC芯片,接上电池,插上耳机,再加些简单的外围分立器件,就可以生产出产品。二是客户更容易控制产品品质。采用测试合格的芯片,电子产品的故障情况将容易排除。三是降低PCB板封装时的物料成本。除了产品集成度方面的创新外,炬力还建立了一个标准参考库,将分散的函数等信息放在这样一个标准库中,方便品牌企业在开发自有产品时调用。张建辉表示,目前大部分电子产品制造企业都聚集在珠三角,借助这一地理上的优势,炬力与客户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并对客户的需求在技术创新上做出快速响应。

  而北京中星微公司副总张辉认为,在本土IC设计领域,设计人才对公司能否更快地设计出高品质产品,获得客户认可至关重要。他进一步分析说,由于新型消费类IC多为SoC级产品,已经不再是两三个人能够打拼出来的,需要一个好的设计团队去支撑,因此,行业对IC设计人才需求很高。而由于消费产品日新月异,对于设计人才的素质也提出高要求,IC设计师不仅要具有能够设计出高性能、低功耗产品的技术,还要具备快速的产品定义能力。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他们已经赴我国台湾省和海外大规模招募有经验的设计工程师。

  而创新并积累中高端核心技术为越来越多IC设计公司所认同,一味地跟踪和模仿已经不能使本土IC设计企业突飞猛进。海思半导体在通信芯片领域积累很多,他们是目前为数不多能够提供3G基站完整芯片方案的公司,也能够提供数据通信路由器全套方案。而展讯通信作为国内从事手机核心芯片开发的公司,自成立3年多来,也已申报了50多项中国、美国专利,涉及芯片设计,集成电路布图、软件和硬件设计等许多方面。

  业内人士表示,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IC设计领域,国内公司已经从过去的产品替代路线向技术创新路线上发展,从闭门造车转变为响应和引导客户,而在这期间,公司间的比拼将主要集中在人才的比拼上。



未经中星微书面许可,不得复制、剪辑或传播本资料至第三方。